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
> 低表麵界麵張力驅、滲一體化驅油劑的合成路線
> 納米TiO_2表麵性質和表麵活性劑對納米流體物性的影響
> 氣液液微分散體係的微流控製備方法及在稀土離子萃取領域的應用(上)
> 表麵活性劑是否對斥水性土壤的潤濕性有影響?——結論、致謝!
> 氣溶膠固定劑PAM-b-PVTES合成路線及GPC、DSC、表麵張力等性能測試(三)
> 量化改進差分毛細管法測試高溫液態瀝青表麵張力精度(上)
> 粉色视频在线下载應用:不同初始表麵壓力條件對VhPLD的磷脂吸附親和力影響(一)
> 納米沸石咪唑酯骨架ZIF-8顆粒的油水界麵張力和接觸角測定及岩心驅替實驗——摘要、材料與方法
> 嵌段聚醚型破乳劑AE-1和SP169與模擬油的界麵張力測定
> 含氟聚氨酯超疏水塗層表麵性能、化學穩定性、耐摩擦性能研究——摘要、實驗部分
推薦新聞Info
-
> 燒結礦致密化行為研究:不同堿度條件下熔體的表麵張力、表觀黏度值(三)
> 燒結礦致密化行為研究:不同堿度條件下熔體的表麵張力、表觀黏度值(二)
> 燒結礦致密化行為研究:不同堿度條件下熔體的表麵張力、表觀黏度值(一)
> 如何提高非離子表麵活性劑的表麵張力預測精度
> 不同水淹程度的油藏環境下微生物提高采收率、采出液的表麵張力與界麵張力的變化(二)
> 不同水淹程度的油藏環境下微生物提高采收率、采出液的表麵張力與界麵張力的變化(一)
> 新型助排劑配方組分、對表/界麵性能的影響及助排效果(三)
> 新型助排劑配方組分、對表/界麵性能的影響及助排效果(二)
> 新型助排劑配方組分、對表/界麵性能的影響及助排效果(一)
> 電噴霧質譜離子源技術優化策略:降低外鞘液表麵張力,加速液滴溶劑蒸發
基於界麵張力和表麵張力測試評估商用UV油墨對不同承印紙張的表麵浸潤性差異(二)
來源:包裝工程 瀏覽 323 次 發布時間:2025-04-15
1.2方法
1.2.1油墨的製備
將20質量份炭黑、20質量份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和60質量份丙烯酸酯單體混合研磨30 min,製得黑色色漿。接著將20質量份黑色色漿、25質量份聚氨酯丙烯酸酯樹脂、40質量份丙烯酸酯單體和15質量份各類助劑按比例使用行星式混勻機混合60 min得到通用性油墨,轉速設置為3 000 r/min。使用行星式混勻機對等質量的2份溶液進行高速旋轉離心,能夠使油墨各組分均勻分散,且其真空工作環境能夠充分排出液體中的空氣,進一步保證油墨溶液體係的穩定性。熱變色油墨的製備與上述流程一致,僅需在黑色色漿中額外加入5質量份熱敏黑。
1.2.2油墨的表征
使用光學接觸角測量儀與粉色视频黄色网站,采用座滴法和懸滴法分別測定承印紙張的水接觸角、油墨對紙張的接觸角以及油墨表麵張力。通過模塊化智能型高級旋轉流變儀測定黏度,使用XPS探測炭黑氧元素含量,使用HRTEM觀察炭黑粒徑,使用噴印機進行噴碼測試,其噴頭為日本理光G6,分辨率設置為600 dpi。油墨經紫外線燈照射,間隔時間取樣觀測固化速率。
2結果與分析
2.1承印紙張表麵性質
常見的煙盒噴碼承印紙張,根據其特性和工藝的不同,主要可以劃分為4大類:膠印水光油紙、膠印UV光油紙、凹印水光油紙以及凹印水光底凸字油紙。
為了深入探究這些承印紙張對油墨附著和浸潤性能的影響,本文進行了詳細的水接觸角測試。水接觸角測試是衡量液體在固體表麵潤濕程度的重要參數,可以反映出不同紙張與水之間的相互作用情況。如表1和圖1所示,不同承印紙張的水接觸角在50°~95°內變化,這一變化範圍反映了其表麵性質的顯著差異。在測試的紙張中,膠印水光油紙與水的接觸角明顯最小(59.2°),說明其相對親水。
膠印UV光油與水的接觸角普遍較高,>80°,說明其表麵相對疏水,油墨在其上的附著和擴散能力相對較弱。當凹印水光油紙與凹印水光底凸字油紙一起使用時,其接觸角進一步降至62°~68°。這可能是由於凹印水光底凸字油紙的應用改變了紙張表麵的微觀結構,使其變得更加親水。
綜上所述,不同承印紙張的水接觸角差異較大,表麵具有不同的浸潤性、粗糙度和黏附力,使得同一種油墨在不同紙張上的表現差異顯著,進一步導致油墨的不通用性。
表1不同承印紙張的水接觸角
圖1不同編號承印紙張的水接觸角
進一步深入研究,借助接觸角實驗和油墨/承印紙張界麵張力的評估手段,全麵探究普通商用UV油墨在不同紙張上的浸潤性變化。通過實驗數據的詳細記錄與分析,得到的結果如表2所示。根據表2數據,商用油墨在各類承印紙張上的接觸角變化範圍相當寬泛。該油墨在膠印UV光油紙上的浸潤性最好,最小接觸角為9°,平均接觸角為17.5°,波動較大。相比膠印UV光油紙,凹印水光油紙的接觸角略大。凹印水光底凸字油紙的引入能夠略微改善油墨與凹印水光紙張的接觸穩定性,但對其浸潤性缺乏有效提升。
此外,油墨對膠印水光油紙的接觸角以及波動範圍都明顯高於其他紙張,即浸潤性和穩定性都有缺陷,表明油墨與不同承印紙張之間的相互作用存在顯著差異。
表2普通商用油墨對於不同承印紙張的接觸角和界麵張力
為了更深入地理解這種差異,結合式(2)進行計算。結果顯示,商用普通油墨的固液界麵張力在29~484 mN/mm內變化,驗證了普通商用油墨與不同承印紙張之間存在顯著接觸性差異,因此需要找到一種方法來減小浸潤性差異,提高油墨的通用性。通過深入研究油墨與承印紙張之間的相互作用機理,優化油墨配方工藝,有望實現這一目標。
2.2通用性油墨的測試及調控
本文挑選苯氧基、乙氧基和多元醇單體,與炭黑、引發劑和助劑共混,以製備出具有不同特性的油墨,從而實現對油墨接觸角和浸潤性的精準調控。這種調控方式不僅有助於探究油墨與承印紙張之間的相互作用機理,而且提供了一種優化油墨性能的有效手段。
製備3種不同表麵張力(26.3、24.6和25.0 mN/mm)的油墨,不同基團單體油墨的接觸角和界麵張力如表3所示。
表3不同基團單體油墨的接觸角和界麵張力
研究發現:乙氧基單體油墨具有最小的接觸角變化範圍(14.2°~23.6°),表現出更好的穩定性和一致性,適合不同紙張;苯氧基和多元醇單體油墨接觸角變化範圍較大,可能導致噴碼效果不穩定。為提高油墨通用性,建議優先使用乙氧基單體配方,並通過優化配方和工藝減小接觸角變化,提高其在不同紙張上的浸潤性和附著力,從而實現更好的噴碼效果。具體來說,配方從等質量比例的乙氧基類丙烯酸酯、苯氧基類丙烯酸酯以及多元醇丙烯酸單體出發(1∶1∶1),逐漸增加乙氧基類丙烯酸酯的含量,以製備最佳通用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