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
> 中心對稱分子稀土夾心雙酞菁銩LB膜製備及二次諧波產生機製
> 離子組成、pH值對納米SiO2/SDS體係降低油水界麵張力的影響(一)
> 3種常見醇類燃料甲醇、乙醇、正丁醇噴霧特性與表麵張力的關係(一)
> 界麵張力作用下泥質鑽渣泥化黏附機理分析
> 液滴爆炸現象:酒精蒸發引起的馬蘭戈尼流動現象影響參數(三)
> 強子誇克相變的表麵張力數值變化研究(一)
> 表麵活性劑複配對煤塵潤濕性的協同效應研究
> 油藏儲層油水界麵張力是形成啟動壓力梯度的微觀成因
> 電暈對BOPP薄膜表麵張力、化學結構、元素組成的影響
> 鋁酸鑭基片上沉積製備納尺度的銅薄膜,粉色视频APP在线观看高清观看精準測量沉積質量
推薦新聞Info
-
> 反離子鹽KBr濃度對酰胺基陽離子Gemini表麵活性劑的表/界麵活性的影響(二)
> 反離子鹽KBr濃度對酰胺基陽離子Gemini表麵活性劑的表/界麵活性的影響(一)
> 典型離子型與非離子型起泡劑的界麵行為對泡沫性能的影響機製
> 新無氰白銅錫電鍍液及電鍍方法可降低表麵張力,促進鍍液對複雜工件的潤濕
> 一種耐超高溫酸液體係、製備方法及其應用
> 納米滲吸驅油劑種類、降低界麵張力和改變潤濕性的能力等機理研究(四)
> 複合驅中聚合物與陰離子表麵活性劑的協同作用研究
> 化學組成對無堿鋁硼矽OLED基板玻璃表麵張力的影響——結果、結論
> 化學組成對無堿鋁硼矽OLED基板玻璃表麵張力的影響——摘要、實驗方法
> 納米滲吸驅油劑種類、降低界麵張力和改變潤濕性的能力等機理研究(三)
表麵張力在調控液滴-薄膜體係平衡構型的作用機製
來源:力學家 瀏覽 1323 次 發布時間:2023-12-19
表麵張力是固體的重要表麵物理參數,決定著材料的諸多特性,例如浸潤性能、毛細彈性變形、微納米結構材料的力學行為等。長期以來,固體材料表麵張力的確定一直是一個挑戰性的課題。對於具有晶體結構的固體而言,其表麵張力一般與表麵能不同,這兩者的關係通過經典的Shuttleworth關係給出。然而,對於具有無定型態特征的高分子材料來說,其表麵張力與表麵能的關係並不清楚。在已有研究中,即使采用相似的實驗方案,得到的結論也明顯不同。其根本原因在於,固體的表麵張力難以直接測量,一般通過其對固體變形的影響來反演推測,但由於高分子材料的表麵張力對其宏觀變形影響很小,導致目前仍然缺乏可靠的分析方法來確定高分子材料的表麵張力。
基於此背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邵麗華教授、杜鋒助理教授及其合作者發展了一種基於液滴-薄膜體係來確定固體表麵張力的理論模型,並通過實驗進行了驗證。如圖1所示,在液滴作用下,薄膜發生鼓包變形。該項工作首先建立了確定液滴-薄膜係統(圖1)平衡構型的理論模型,研究了薄膜表麵彈性模量和表麵張力在決定該係統平衡構型中的作用機製,給出了確定平衡構型的五個非線性方程。通過係統自由能最小原理,可以確定係統的平衡構型。當薄膜的變形是小量時,可以得到該平衡構型的解析解。
圖1液滴作用下薄膜的變形過程
如圖2所示,在給定的一組材料參數條件下,可以基於本文的理論模型確定薄膜的鼓包角、液滴鋪展角、薄膜總張力和彈性張力,由此給出了液滴-薄膜係統的平衡構型。對比圖2中不同參數組合的結果可以看出,薄膜表麵彈性模量對平衡構型的影響很小,而薄膜的表麵張力對平衡構型有決定性作用。當薄膜的剛度較大時,采用解析解確定的平衡構型跟采用數值解的結果符合很好。
圖2(a)薄膜鼓包角、(b)液滴鋪展角、(c)薄膜總張力和(d)薄膜彈性張力隨薄膜剛度變化趨勢。其中實線和點線是數值解結果,虛線是解析解結果。
基於該平衡構型的解析解,本研究發現薄膜在接觸線附近的彈性應變可以由薄膜的鼓包角解析給出。由此,本文給出了在一般條件下,薄膜在接觸線附近的彈性應變隨鼓包角的解析關係。圖3表明,基於該解析關係給出的薄膜彈性應變可以很好的描述薄膜總張力隨薄膜厚度及接觸線附近應變的演化規律。基於此,本文提出了采用線性外推薄膜總張力隨薄膜厚度和接觸線附近薄膜應變乘積的方法來確定固體表麵張力的方案。
圖3薄膜總張力隨薄膜厚度及應變乘積的演化關係
根據本文提出的固體表麵張力測試方案,該研究基於PDMS薄膜開展了相應的實驗測試,結果如圖4所示。從圖4中可以看出,采用水和甘油均可獲得PDMS的表麵張力,測試結果的一致性較好,表明該方法可以有效的獲得固體的表麵張力。
圖4實驗測量PDMS薄膜的表麵張力
綜上所述,本文基於理論模型揭示了表麵張力在調控液滴-薄膜體係平衡構型的作用機製,首次發現了薄膜張力隨薄膜鼓包角的非線性解析關係,以此完善了基於薄膜-液滴體係確定固體表麵張力的方案,可用於對高分子材料表麵張力的實驗測量和探索高分子材料表麵張力與表麵能的關係。
相關成果以A theoretical model to determine solid surface tension through droplet on film configuration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為題發表在固體力學旗艦期刊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杜鋒助理教授為論文第一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邵麗華教授為本論文的通訊作者,論文共同作者還包括北京大學呂鵬宇助理教授、李宏源助理研究員和王建祥教授。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