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
> 改性環氧樹脂乳液型碳纖維上漿劑製備、表麵張力、黏度等性能測試(一)
> N-十四酰基天冬氨酸及其鈉鹽合成路線、製備、表麵張力等性能測定(一)
> 多種表麵活性劑複配可降低界麵張力
> 全自動粉色视频黄色网站無法啟動、讀數不穩定等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
> 基於天然植物油的酰胺胺氧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表麵性質——結果和討論
> 基於懸滴法測量矽油黏滯液體的表麵張力係數——結果與討論、結論
> 高沸點表麵活性劑對納米LiBr溶液表麵張力沸騰溫度的影響(上)
> 燒結礦致密化行為研究:不同堿度條件下熔體的表麵張力、表觀黏度值(三)
> FYXF-3煤粉懸浮劑潤濕吸附性能、傷害性能及在煤層氣壓裂改造現場的實施方案(三)
> 基於黃芪膠、指甲花提取物製備納米天然表麵活性劑的界麵張力測量(二)
推薦新聞Info
-
> 彈簧秤測量水的表麵張力係數實驗裝置改進措施及效果
> 電暈對BOPP薄膜表麵張力、化學結構、元素組成的影響
> 半泡法測定液體表麵張力係數理論、實驗設計
> 全氟庚烷端基聚丙烯酸(FPAA)合成方法及水溶液表麵張力測定
> 純聚苯胺LB膜和聚苯胺與乙酸混合的LB膜製備、NO₂氣體敏感特性研究(下)
> 純聚苯胺LB膜和聚苯胺與乙酸混合的LB膜製備、NO₂氣體敏感特性研究(上)
> 不同相對兩親麵積的Janus顆粒在油氣表麵性質和泡沫性能對比(三)
> 不同相對兩親麵積的Janus顆粒在油氣表麵性質和泡沫性能對比(二)
> 不同相對兩親麵積的Janus顆粒在油氣表麵性質和泡沫性能對比(一)
> 氣凝膠的合成方法及幹燥方法一覽
半泡法測定液體表麵張力係數理論、實驗設計
來源: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瀏覽 5 次 發布時間:2025-09-15
摘要:根據液體表麵函數最低原理,證明液體表麵氣泡在足夠大時呈半球狀,在氣泡穩定後,液膜收縮壓與氣泡球麵曲率半徑成反比,據此可以利用半泡法測量液體表麵張力係數。
液體表麵張力係數測量是大學物理實驗和物理化學實驗教學中最基本的實驗,在實驗中其最常用的測量方法有拉脫式測量法和毛細管升高式測量法.筆者根據氣泡形成理論,引導學生通過對液體表麵穩定氣泡形狀和熱力學平衡條件理論,探尋液體表麵張力係數測量的新方法,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和探究性實驗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1理論基礎
1.1液體表麵氣泡的形狀
1.1.1液體表麵氣泡的形狀
氣泡一般是由於氣體通過小孔浸人液體層後分散擴張形成的.在氣泡形成過程中,由於液體表麵張力的作用,使液膜呈收縮趨勢.球形氣泡的液膜表麵積最小,所以,在沒有其他因素影響的條件下,空中和液體中的氣泡應處於球形的亞穩狀態.當氣泡落在液體表麵或由液體內部上升到液體表麵以後,沒破裂的氣泡不再呈現.球形狀態,與液體表麵直接形成的氣泡一樣,呈現球缺形狀.液麵氣泡由小到大的演變過程如圖1所示.當氣泡足夠大時,液體表麵氣泡實際形狀接近半球,但在氣泡與液體表麵接觸處可觀察到氣泡內、外均存在液麵向上彎曲現象,且泡內水平液麵相比氣泡外水平液麵位置出現微小凹陷.
1.1.2液體表麵半球狀氣泡模型理論證明
(1)假設液體表麵的氣泡足夠大,可忽略氣泡內外因液體表麵張力作用引起的液麵上彎現象,氣泡內外液體表麵均呈水平狀態;(2)假設氣泡內氣體為恒溫恒壓恒容的理想氣體,且忽略內外壓強差引起的氣泡內液麵凹陷,即氣泡內與氣泡外液體表麵處於同一水平麵上;(3)由於氣泡膜壁很薄很輕,在此忽略重力對氣泡膜形狀的影響,並假設氣泡內、外表麵積近似相等,(4)假設該液體表麵各向同性,所以表麵形成的穩定氣泡邊界為圓形.
設該液體的表麵張力係數為。,氣泡的球麵半徑為R,氣泡底麵圓半徑為r,氣泡高為h,液體表麵張力與水平液麵之間的夾角為(如圖2所示).
圖1液麵氣泡由小到大的演變過程
圖2液體表麵氣泡模型圖
由於氣泡內氣體為一定體積的理想氣體,即V保持不變.根據吉布斯函數最低原理可知,當氣泡穩定後其表麵麵積呈最小狀態,此時函數S對的一級導數為零,即:
證明此時液體表麵氣泡呈半球形.
1.2穩定氣泡的熱力學平衡條件
設氣泡穩定時液膜為α相,泡外蒸汽為β相,泡內蒸汽為β2相,泡外表麵為相,泡內表麵為2相.若將氣泡表麵理想化為標準球麵,則表麵相的物質量n"=n=0.當氣泡穩定後係統滿足熱平衡條
件一一各相溫度相等,且溫度和總體積保持不變.
假設係統在穩定的基礎上發生一個虛變動,且在虛變動中各相物質的量、體積和麵積變化分別為on,ne,onV",oi,a,A,由於虛變動中係統的物質量和總體積保持不變,則有
外部係統:on+onPi=0.Va+oV=0.
內部係統:0na+onP2=0.V+VB2=0.
外部係統三相自由能總變化為
F=Fa+F+F"=-(Pa-P)oVa+o0A+(μ-μ)on.
內部係統三相自由能總變化為
oF=Fa+oF+F=-(Pa-PP)oVa-00A+(μ-μ)o
現假設氣泡的球麵半徑為R,則有
因係統中n和V是各自獨立的,由自由能判據可知,在溫度和總體積不變的條件下,平衡態的自由能最小,則:
氣泡係統的熱力學平衡條件為:PpBa一Pi=
氣泡液膜的收縮壓為:P膜=ppa一PPl=R
由上可見,在氣泡穩定後,液膜收縮壓與液體表麵張力係數成正比,與氣泡球麵曲率半徑成反比.
2半泡法測液體表麵張力係數實驗設計
2.1實驗原理
根據穩定氣泡的熱力學平衡條件可知,氣泡的液體表麵張力係數為:0
氣泡的直徑,Pi和PP分別代表氣泡外部和內部的氣體壓強.測出液體表麵氣泡圓形底麵的直徑、氣泡內部和外部的氣體壓強,就可測定該液體的表麵張力係數.
2.2實驗裝置的設計
利用半泡法測定液體表麵張力係數,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3所示.主要包括:有機玻璃外罩(外罩側壁帶通氣孔),三通管,數字式微氣壓計,膠管,帶止逆閥的手動充氣膠囊,水準泡,平麵底座(底座上表麵帶以中央為零點坐標的圓弧形刻度線,底座中央帶有一通孔,孔徑與三通管相匹配,底座下部安裝可調平螺釘).
圖3半泡法測定液體表麵張力係數的實驗裝置示意圖
2.3實驗方法
(1)按圖3組裝實驗設備.取下玻璃外罩,將水準泡放在底板中央,調節足底螺釘,使底板處於水平狀態.
(2)取下水準泡,將底板和發泡口均勻塗滿發泡液.
(3)蓋上有機玻璃防風外罩,用打氣囊緩慢打氣.觀察氣泡的形成和氣壓計所顯示的氣泡內和氣泡外的氣壓值,求出內外壓強差.
(4)待氣泡穩定後由氣泡邊緣在底板上的位置坐標,求出氣泡的直徑。
(5)逐漸改變氣泡的大小,並重複(3)(4兩步4~6次,記錄測量值.
3結束語
半泡法測液體表麵張力係數實驗設計,原理清晰,結構簡單,操作簡便,現象明顯,可明顯觀察到氣泡直徑隨內部氣壓的變化而呈現的變化規律.在進行定量測量時,可通過同一變化過程所測得多組實驗數據,靈活運用圖示法、逐差法等進行數據處理,培養了學生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