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New.4.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qnfnp.com/cache/5b/594e0/d5f2e.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New.4.com/func.php on line 115
遼河油田原油的石油酸、石油堿組分萃取過程、結構表征及界麵張力測量——結果與討論、結論-芬蘭Kibron-上海粉色视频网站科技有限公司

粉色视频网站,粉色视频黄色网站,粉色视频在线下载,粉色视频APP在线观看高清观看

芬蘭Kibron專注粉色视频黄色网站測量技術,快速精準測量動靜態表麵張力

熱線:021-66110810,66110819,66110690,13564362870 Email: info@vizai.cn

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jpg

拜耳公司

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

聯合大學.jpg

聯合大學

寶潔公司

美國保潔

強生=

美國強生

瑞士羅氏

瑞士羅氏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遼河油田原油的石油酸、石油堿組分萃取過程、結構表征及界麵張力測量——結果與討論、結論

來源:石油化工應用 瀏覽 232 次 發布時間:2025-07-23

2結果與討論


2.1石油酸、石油堿的萃取分離結果

表1萃取石油酸組分含量結果

表2萃取石油堿組分含量結果


由表1、表2可以看出,遼河原油中萃出石油酸組分的含量為3.88%,萃出石油堿組分的含量為4.46%,石油堿略高於石油酸。


2.2石油酸、石油堿的基本結構分析


遼河原油石油酸的質譜圖(見圖1),從圖1可以看出,石油酸相對分子質量主要分布在400~900,且質荷比大多數是奇數,與石油酸根的相對分子質量M=14n+45-2x相對應。依據質荷比計算石油酸的基本結構信息,如:409對應C27脂肪酸,407對應C27單環烷酸,401對應C27四環烷酸;605對應C41脂肪酸,603對應C41單環烷酸,601對應C41雙環烷酸;599對應C41三環烷酸,597對應C41四環烷酸,595對應C41五環烷酸,593對應C41六環烷酸,591對應C40脂肪酸;899對應C62脂肪酸;可以確定遼河石油酸的碳數主要分布在C27~C62。對不同不飽和度的石油酸質譜峰離子強度進行歸一化,獲得不同類型石油酸的相對含量(見表3),可以看出環烷酸含量為86.58%,脂肪酸含量為13.42%。

圖1石油酸質譜圖

表3不同類型石油酸含量表征結果,%

圖2石油堿質譜圖


遼河原油石油堿的質譜圖(見圖2),由圖2可以看出,石油堿相對分子質量主要分布在300~700,且質荷比大多數是偶數,與石油堿根的相對分子質量M’=14n+18-2x相對應。依據質荷比計算石油堿的結構信息,如:312對應C21脂肪胺,310對應C21單環烷胺,300對應C21六環烷胺;508對應C35脂肪胺,506對應C35單環烷胺,504對應C35雙環烷胺,502對應C35三環烷胺,500對應C35四環烷胺;498對應C35五環烷胺,496對應C35六環烷胺,494對應C34脂肪胺;700對應C49雙環烷胺;可以確定遼河石油堿的碳數主要分布在C21~C49。對不同不飽和度的石油堿質譜峰離子強度進行歸一化,可以獲得不同類型石油堿的相對含量(見表4),其中,環烷堿含量為86.58%,脂肪堿含量為13.42%。


2.3石油酸、石油堿與界麵活性的關係


為研究遼河石油酸、石油堿與界麵活性之間的關係,首先測量了遼河兩性表麵活性劑與原油之間的界麵張力,為0.005 2 mN/m,可以超低;也測量了表麵活性劑與烷烴之間的界麵張力,為1.38 mN/m,界麵活性較差;在此基礎上考察石油酸、石油堿對降低界麵張力的貢獻。由圖3可以看出,在原油剔除石油酸組分後,界麵張力由超低陡然升高至0.55 mN/m,說明石油酸組分對超低界麵張力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說明在遼河油田的兩性表麵活性劑二元複合驅中,石油酸組分依然發揮著原油活性物質的作用;在烷烴組分添加石油酸後,界麵張力由1.38 mN/m降低至0.011 mN/m,兩個數量級的降低,進一步說明石油酸組分與遼河兩性表麵活性劑之間具有明顯的相互作用,是有效降低界麵張力的重要原油組分。


在原油剔除石油堿組分後,界麵張力有所升高,為0.024 mN/m,說明石油堿對超低界麵張力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如石油酸組分作用大;在烷烴添加石油堿組分後,界麵張力由1.38 mN/m降低至0.18 mN/m,1個數量級的降低,也進一步說明了石油堿組分與遼河兩性表麵活性劑之間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但次於石油酸組分。該結果也證明了在遼河油田的兩性表麵活性劑二元複合驅中,石油堿組分也是原油的活性物質,隻是作用弱於石油酸組分(見圖3)。


3結論


本工作主要對遼河油田二元複合驅代表性原油進行了石油酸、石油堿的提取、表征及界麵活性研究,取得的結論如下:


(1)萃出石油酸組分含量為3.88%,相對分子質主要分布在400~900,碳數對應C27~C62,結構以環烷酸為主;

表4不同類型石油堿含量表征結果,%

圖3石油酸、石油堿與界麵張力


(2)萃出石油堿組分含量為4.46%,相對分子質量主要分布在300~700,碳數對應C21~C49,結構以環烷堿為主;


(3)石油酸組分與遼河兩性表麵活性劑之間具有明顯的相互作用,是有效降低界麵張力的重要原油活性組分,石油堿組分對界麵張力的降低也有一定的貢獻,但不如石油酸組分作用大。

網站地圖